伴随着全球环境的日益恶化和我国国民饮食习惯的逐步西化,高脂肪、高热量的饮食习惯,使得我国大肠癌的发病率逐渐上升,而大肠癌本身是一种可以预防的疾病。尽管早期大肠癌的症状并不具有特异性,但也可以在细节上洞察其存在。
怎样从源头杜绝大肠癌的产生,可以从观察大便开始。
1.大便次数的变化:增多或减少
大便次数在3次/天-3天/次之间是正常的,人的排便习惯一旦改变,就会增多或减少,就需要提高警惕。
2.粪便性状变化:腹泻或便秘,变细
左半结肠(左横结肠、降结肠、乙状结肠)的粪便已经成形,如果在这一肠段长出肿瘤的病人,多伴有便秘或腹泻交替出现,而且大便上时常伴有粘液或血液;肿瘤逐渐长大,甚至出现梗阻现象。
大多数早期直肠癌的症状为便血,与痔疮类似;晚期由于肠道狭窄,大便可出现细长、扁平、甚至阻塞。
3.大便颜色改变:便血。
便血的症状大多是持续性、慢性带粘液血便,与粪便混合。
右半结肠肠腔较宽,肠壁薄,肠腔内容物多呈半流质,血和半流粪混在一起,在肠道停留的时间稍长,故呈暗红色血便。
有百分之八十的直肠癌便血,多为鲜红色血便。
重庆御和堂老中医石毓斌主任提醒大家便血不一定都是由肿瘤所致,而肠出血不一定都是由肿瘤所致,所以不管便血的出现,便血的习惯改变等情况,都要及时就医,以便尽早对症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