胰腺癌是一种恶性程度较高的恶性肿瘤,世界范围内胰腺癌的发病率逐年升高。根据《2018年中国肿瘤登记年度报告》,胰腺癌在我国恶性肿瘤发病率中居第十位,男性恶性肿瘤发病率第八位,人类恶性肿瘤死亡率第六位,全球范围内都在迅速上升。
为何胰腺癌被称为“王中之王”
早期诊断不易,发现胰腺癌多为中晚期,同时胰腺癌恶性程度较高,肝、淋巴转移率较高,对放化疗不敏感,未治疗生存期仅4~6个月,5年生存率<1%,是预后最差的恶性肿瘤之一,因此早诊早治是提高疗效的关键。
该病的发病率男性高于女性,男女比率为1.5~2:1,男性患者远多于绝经前妇女,绝经后妇女的发病率接近于男性。
胰腺癌的危险因素是什么?
1.吸烟是胰腺癌的首要危险因素,吸烟对胰腺癌的相对危险度是吸烟人数的1.5倍,且随着吸烟人数的增加而增加。
2.高蛋白质、高热量饮食,如多肉、高碳水化合物等,都是与胰腺癌发生相关的因素。高脂饮食与胰腺癌的发生、饮酒及胰腺癌的发生有密切关系。膳食中纤维含量较高的人群中,新鲜水果和蔬菜较少发生胰腺癌。
3.环境因素与胰腺癌相关的职业是接触化学品和接触金属,例如β-萘胺和联苯胺。
4.遗传易感性胰腺癌具有遗传易感性,大约10%的胰腺癌患者有遗传背景,患有遗传性胰腺炎、Peutz-Jeghers综合症、家族性恶性黑色素瘤和其他遗传性肿瘤的风险显著增加。
5.糖尿病患者患胰腺癌的风险是一般人的4倍,但是还有很多研究并不支持糖尿病与胰腺癌之间的关联。在确诊胰腺癌之前几个月临床医生经常会发现糖尿病发作,提醒以前没有糖尿病的中年人若突然发生糖尿病发作,要考虑到胰腺癌发生的可能性,需要及时明确诊断。
6.慢性胰腺炎是胰腺癌,特别是慢性钙化性胰腺炎的癌前病变。值得注意的是,胰腺炎也可能是胰腺癌的一种首发症状。
注意胰腺癌的症状
胰腺癌早期症状不典型,不易早期发现。
它的首发症状,如上腹疼痛、饱胀不适、食欲减退等也很容易与消化道常见病如胃肠、肝胆等相混淆,不易引起病人及临床医师的重视,而忽略了胰腺肿瘤的相关检查。
年过40有上腹不适,体重下降,恶心,黄疸,脂肪泻和疼痛等症状者,胃镜和B超未发现有常见的上消化道病变,如胃病,胆囊炎
胰肿瘤都是恶性的。
胰腺癌怎样预防
1.切忌长期大量食用高脂肪,高蛋白质,高糖分的食物。
2.多吃新鲜水果和蔬菜,日常饮食中要注意保持粗粮如谷类、豆类、红薯等的摄入量,其中的维他命和微量元素具有抗自由基和抗氧化作用,有利于防癌抗癌。
3.保持进食规律。
4.戒烟、戒酒,提倡喝茶,适量喝茶能增强免疫力,预防癌症。
5.应做好防护工作,减少萘胺、苯胺等危险化学品的接触。该研究表明,长期暴露于这些化学物质的人患胰腺癌的风险大约是正常人的5倍。
6.积极预防和治疗慢性胰腺炎、胆囊炎、胆囊结石、糖尿病等胰腺癌相关疾病。应了解胰腺癌的预防知识,提倡定期体检。
7.加强体育锻炼,增强体质,避免肥胖,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