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肿瘤又称颅内肿瘤,其病因至今不明,肿瘤发生自脑、脑膜、脑垂体、颅神经、脑血管及胚胎的残余组织,称为原发性颅内肿瘤。转移到颅内的由全身其他器官组织的恶性肿瘤,称为继发性颅内肿瘤。那么脑瘤的病因和症状是什么?中医如何医治脑瘤?重庆御和堂老中医罗登祥解析。
下列四个方面的病理生理过程是颅内肿瘤引起颅骨内压升高并逐渐加重的原因:肿瘤体积超过颅内压调节代偿能力;脑水肿;脑脊液循环障碍;静脉循环障碍;头痛、呕吐、视神经乳头水肿是颅内压升高的三主症,也是颅内肿瘤的主要临床症状,
一、头痛:80%的患者出现头痛,这是比较常见的早期症状,但并非诊断的主要依据,只要有可能加重颅内压增高的因素,就会使头痛加剧;
二、呕吐:与饮食无关,清晨多见,呕吐多伴有剧烈头痛,有时可呈喷射状,但非喷射状呕吐也多见;
三、视神经乳头水肿:早期无视力障碍,随时间延长,病情发展,出现视野向心性缩小,晚期视神经继发性萎缩,视力下降,这也是区别于由视神经炎引起的假性视神经乳头水肿的关键,视乳头水肿是三主症的重要客观依据。
1.病因和症状
七情所伤,气机失调。
人类的情志是由心所主宰而分属于五脏的,正常的情志活动有懒惰、懒惰、懒惰三种,以五脏六腑的气血津液精为物质基础,如长期或突然、剧烈的情志刺激,极易损害脏腑的正常功能活动,影响气血津液精的新陈代谢,从而使情志与脏腑相互依存的良性调节模式受到破坏。比较近的研究表明,大脑和心灵主情志更具实用性。因此,脑主志、志气不遂、七情伤脑是脑瘤形成的重要因素。大脑是诸阳之会,全身阳气通过阳经在脑中会聚,一旦七情所伤,气机紊乱,阳气无法汇合在脑中,就会出现清阳不升,浊阴不降,痰瘀胶结的脑瘤病理基础。
肾脑不足,痰瘀阻滞,日久为毒。
肾脏和大脑关系密切,肾主骨形成,髓在脊为脊髓,上聚脑为脑髓即脑。肾精充盈,则脑足,脑空,则肾精不足而上济脑也,致精少也。脑内住着脑瘤,脑瘤的生长直接侵袭大脑,使脑髓枯竭,所以当脑瘤生长到一定阶段,必然会导致脑内空虚,肾精不足,肾脑两虚,出现头痛,眩晕,昏迷,健忘,少睡,膝软,耳鸣等症状。脑瘤切除后,这些症状将持续很长时间,甚至是长期。
肾藏精、肝藏血、精血相生,故肝肾之阴相互滋生,肝肾同源,而肝乙同源。脑肿瘤病人由于肾精不足,阴液化源乏力,导致肾阴亏虚,肾阴不能养肝阴,肝阳炽张,化火生风,风热相济,脑络短促,则会出现剧烈头痛,头胀,耳鸣等症状。
肺主宣发肃降,通调水道;脾主运化水液;肾主蒸散气化,调理尿。肺脏和肾脏功能异常,则水液的生成、输布、蒸腾、气化、排泄等功能异常,必然水湿留痰为饮。此外,肝郁不舒,气滞津液为痰;瘀血生成,或因气虚气滞,或因痰阻寒凝,或因跌倒伤人,或因手术伤人,痰瘀胶滞,日久不除,毒化热,痰热瘀毒聚于局部而致脑瘤。
所以,脑瘤位于脑,与肝、肾、脾有关。病机属本虚标实,本虚以肾脑两虚为主(肾阴肾精不足,髓海空虚),肝阴虚次之,脾胃运化升降失司;标实为肝火,阳偏盛,痰热瘀毒内阻。
治疗原则:脑瘤可分为早、中、晚三期。早发病,肿瘤尚小,正气尚盛,瘀毒不深,多采用以攻为主,或大攻小补,或先攻后调;中期,脑瘤发展到一定程度,正气亦伤,但正邪之争处于"同势"阶段,宜攻与补并重;晚期,肿瘤已升至严重阶段,虚虚实实,患者不任攻伐,当扶正为主,少佐祛邪抗瘤药。
处方:
1.痰毒凝结型:
主要症状:头痛眩晕、肢体麻木、身重乏力、舌强语迟、恶心呕吐、视物模糊、痰多胸闷、舌肥大有齿、苔白厚腻、脉滑或弦细。
治则:化痰散寒解毒。
2.气滞血瘀的类型:
主要症状:头痛头晕,面色晦暗,视力模糊,口唇青紫,舌质紫黯或有瘀斑,脉细少弦。
治则:活血化瘀,散寒开窍。
3.肝风内动型:
主要证候:头痛眩晕,耳鸣目眩,烦躁不安,痉挛、颤动,舌强直,昏迷项强,恶心呕吐,舌红少苔,脉弦细数
治则:滋阴潜阳,祛风清热。
4.肝胆实热之型:
主要症状:头痛头胀,如锥如裂,呕吐如喷,便干如赤,舌暗红或苔黄脉弦数。
治则:清热化痰,解毒通腑。
5.脾肾阳虚型,肝血不足型:
主要症状:眩晕、耳鸣、耳聋、视力障碍、腰膝酸软、形寒肢冷、气短懒言、便溏、咽干口渴、颧红、盗汗、五心烦热、脉沉而无力。
治则:偏阳虚者温脾肾,补脑填髓;偏血虚者健脾补肾,养肝补脑。
以上就是中医医治脑瘤的辩证方法,重庆御和堂老中医罗登祥相信大家已经对医治脑瘤的方法有了一定的了解,希望大家可以分辨自己的类型来选择比较适合自己的治疗方法。